即使没有电火花,一个过热的设备表面也可能点燃爆炸性气体。温度组别(T-Class)就是根据电气设备在最不利工况下其外表面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,对设备进行的安全分级。
温度组别划分表:
| 温度组别 | 设备最高表面温度 | 常见气体点燃温度(举例) | 安全含义 |
|---|---|---|---|
| T1 | ≤ 450°C | 氢气 (560°C)、乙炔 (305°C) | 设备表面很热,但低于某些高燃点气体 |
| T3 | ≤ 200°C | 汽油 (约 280-456°C) | |
| T4 | ≤ 135°C | 乙醛 (140°C) | 这是最常见、最重要的组别之一 |
| T5 | ≤ 100°C | 无广泛应用的常见气体 | 要求非常严格 |
核心原则: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(即其温度组别)必须低于现场可能出现的可燃气体的极低点燃温度。
举例说明:
假设现场存在乙醛蒸气,其点燃温度为 140°C。
如果您选用了一台 T4 组(≤135°C)的设备,由于135°C < 140°C,这是安全的。
但如果您错误地选用了一台 T3 组(≤200°C)的设备,由于设备表面在故障时可能达到200°C,而200°C > 140°C,这就构成了巨大的点燃风险!
重要提示: 在阳光直射的户外或高温车间等环境温度较高的场所,设备表面的实际温度会超过其在常温实验室的测试值。因此,选择比理论计算更低温度组别(如T4或T5)的设备,是留出安全余量的明智之举。
上一篇 : 粉尘爆炸的定义及爆炸条件
下一篇 : 爆炸性气体级别:按“易爆性”给气体分类